8月25日,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由3d,3d(中国)主办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长篇纪实文学《罪证731》出版发布会,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举办。
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《文艺报》原总编辑梁鸿鹰,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、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,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·米吉提,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徐迅,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、团结出版社原总编辑唐得阳,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、报告文学和传记作家陈家忠,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赵儒军,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原主任、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志,七三一问题研究专家、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、特约顾问金成民,大兴安岭地区作家协会秘书长、《北极光》文学杂志社主编刘薇,本书作者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刘书良;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吴杰,黑龙江出版集团党委委员、3d,3d(中国)党委委员、总编辑金海滨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侯擘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活动。
《罪证 731》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、遗址为聚焦点,进行深入罪证挖掘与历史还原,作品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表达。以史为鉴,《罪证731》的策划出版是对历史事实的深刻回望,是对历史细节的深沉审视,更是对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的深切呼唤。
会上,《罪证731》作者刘书良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历程。他表示,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,自己有责任以文字再现这段不容忽视的历史,让曾经的苦难不被时间湮没。他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,化作一束反思人性、照亮未来的警示之光。
金成民从历史见证与展览研究的角度,对本书在史实的准确性、思想的深刻性与社会传播力等方面寄予厚望。他认为这部作品能够从文学的角度,为那段被刻意掩盖的黑暗历史提供进一步的铁证,希望本书的出版成为对于这段历史进行系统性、创新性研究的新起点,能够形成系列,形成规模,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。
何伟志认为作品主题鲜明,考证严谨,结构合理,既尊重史实又兼具文学性,树立了正确的世界史观,且可读性强,是近年来七三一部队历史相关作品中一部难得的佳作。
梁鸿鹰对本书给予高度肯定,表示这是一部采用“罪证拼图”式叙事结构,通过三重证据链的编织,使历史的宏观叙事与个体命运产生共振,让读者既看到细菌战的系统性罪恶,也触摸到每个受害者的生命温度,让历史真相从灰烬中重生的作品。
李春雷从作者独特经历的角度出发,认为本书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罪行方面极具敏感性、深刻性,突破了以往出版物对于史料的简单梳理,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高度,对于人们回顾历史、反思历史、端正大历史观意义非凡,是一部极为难得的纪实文学作品。
艾克拜尔·米吉提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,从反人类战争的高度对本书给予高度肯定,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作品,建议能够走出国门,让世界看见这段真实的历史。
唐得阳强调,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使命。《罪证731》正是从民族苦难的历史中走来,将我们曾经历的反面故事传递给更多受众。我们要持续挖掘并弘扬更多中国人奋发图强和善良光辉的优秀作品。
徐迅认为,从读者的视角来看,这本书给人一种震撼的冲击力。书中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,真实的再现了中华民族那段苦难的历史,情节扣人心弦,是一部沉重的大书。
陈家忠表示,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以严谨的史料基础、深刻的人性剖析和强烈的现实关怀,成为记录七三一部队罪行的重要历史文献,不仅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,还具有特殊的警示意义和教育价值。
刘薇表示,作品通过呈现七三一部队的罪行,那些被挖掘出的罪证文物、那些被还原的历史细节,通过作者的笔触凝聚成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,告诉我们只有铭记黑暗才能够珍视光明。
赵儒军从《罪证731》的主题和影响力的角度,对其出版价值和作者的权威性给予高度认可。他认为,在揭露七三一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关键历史节点,这本书的推出是对历史的敬畏、对受害者的告慰,更是捍卫人类尊严、防止历史重演的重要举措,充分体现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文化担当。
与会专家从文学创作、史学考据、价值传播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,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、对叙事艺术的精准把握、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,为《罪证731》书稿从文学表达、结构框架和艺术感染力层面带来高屋建瓴的指导。七三一部队历史专家多年来严谨求索、深耕不辍,为书稿在历史资料、内容深度和学术严谨性等方面奠定了最坚实、最可靠的基础。我社将全力做好《罪证731》的出版工作,力求使其成为一部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,能够告慰遇难同胞、警示后人的文学力作,以此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,捍卫不容忘却的真相。